被指证券造假,“最差CEO”李斌面临更多困境

- 编辑:365速发登录入口 -

被指证券造假,“最差CEO”李斌面临更多困境

被控证券欺诈,“最惨CEO”李斌,难上加难海外基金发起的诉讼可能会阻碍蔚来汽车数百亿的持续融资,也给李斌承诺的“第四季度盈利”蒙上阴影。作者:叶海棠 编辑:陈健 设计:兰生 曾经的“最差CEO”李斌还有一个问题。 10月16日,据财新网报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起诉蔚来汽车涉嫌财务欺诈。首席执行官李斌和前首席财务官冯伟被指控证券欺诈。消息一出,蔚来股价立即“暴跌”。港股隔夜跌幅达13%,美股跌幅超过10%。半天市值蒸发超百亿。问题还不止于此。这场诉讼也可能会阻碍蔚来正在进行的百亿融资,给李斌承诺的“第四季度盈利”蒙上阴影。值得注意的是,前一天,蔚来旗下乐多汽车主攻平价市场刚刚宣布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这本来应该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好事,但GIC的疑虑就像泼了一桶冷水,冲走了所有的积极信号。当晚,蔚来相关人士回应称,此案并非针对蔚来近期经营状况,而是源于做空机构灰熊在2022年6月发布的卖空报告中对蔚来的不实指控。该报告毫无根据,存在诸多错误、毫无根据的猜测和虚假结论。蔚来的粉丝们来买单了。 10月17日,蔚来高开,一小时涨幅超6%,最终收涨2.17%,市值1241亿港元。问题是,未来有多少人能够维持这样的优化? 2016年至2025年上半年,蔚来连续多年亏损,累计净亏损超过1000亿元。数一数三年后? GIC对蔚来汽车的主要指控集中在两点。首先首当其冲的就是蔚来电池租赁业务收入的确认问题。蔚来汽车向关联公司蔚能批量销售电池时,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但GIC认为,这笔收入本质上是服务费未来租金问题,必须与用户每月付款节奏同步并逐步计入报表中。如果一步步确认的话,蔚来当时的业绩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蔚来营收同比攀升133%,从28.5亿元大幅上涨至66.4亿元。 GIC在检方中指出,蔚来涉嫌超额利润和暴利,成立蔚能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财务报表。其次,GIC对威能的“独立性”提出根本性质疑,并认为蔚来表示,这家合资公司并非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市场主体,而是蔚来主要控股的空壳实体。这一指控的一个主要影响是财务报表合并政策的错误。如果这种观点属实,蔚来汽车就必须将蔚来汽车的财务数据纳入其报表中。那么之前销售电池的一次性收入不算,更谈不上性能波动。对此,GIC提出了两个主要论点。一方面,蔚能整体运营高度依赖蔚来。从电池采购模式和数量到最终用户租赁定价,关键业务决策均由蔚来制定,缺乏独立商业实体的决策能力和政策自主权。 ▲ 蔚来的电池租赁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在股权层面,蔚来仅持有威能19.84%的股权,尚低于20%的整合门槛ld。但通过提供担保、形成应收账款等关联交易,威能实际经济利益占比达55%,超过持股比例控制。动乱的起点要追溯到三年前。 2022年6月,美国销售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质疑蔚来汽车通过向蔚来汽车销售电池实现超额收入和利润。虽然在当时引发了讨论,但并没有掀起颠覆性的浪潮。真正的转折点是“残疾人党”GIC的加入。作为蔚来的股东之一,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总共购买了5445万股蔚来广告。然而,随着灰熊卖空报告的发布,蔚来股票的价格大幅下跌。根据股价波动,GIC的损失可能达到5亿美元至20亿美元。 ▲ 美股近年股价表现。照片来自雪球。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明:GIC在股价下跌时没有采取行动。相反,在蔚来股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80%、市值大幅缩水后,它选择提起诉讼。这背后的考量,让整个事件又多了一层讨论的空间。 “靠融资生存”公开资料显示,GIC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控股的全球投资管理公司,也是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它管理着936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与“股神”巴菲特经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相当。这样一家资金量大、背景特殊的主权基金直接对蔚来汽车提起诉讼,并用金融信息轰炸公众。这就像投下一部震惊整个市场的大片。这是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唯一原告起诉中概股公司的首例案件。你应该知道,除夕夜GIC的举动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它的起诉不仅让早期的金融纠纷有了“关键方问责”的新维度,也引发了外界对蔚来汽车透明度和真实性的讨论,从零星的声音演变为市场层面的质疑。尽管蔚来否认Nauugns从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但这并没有打破市场的负面情绪。灰熊发布卖空报告的当天早些时候,蔚来汽车发布公告回应称,灰熊的报告毫无根据,有关该公司的信息存在大量错误、毫无根据的猜测以及误导性的结论和解释。两个月后,蔚来再次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对Shrizzly Bear做空报告的独立内部审查,未发现任何违规行为。所有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既然电池的“会计魔法”b业务已提上议事日程,财务疑虑的幽灵持续挥之不去,蔚来汽车将不得不在紧张的资本市场中走钢丝。此次诉讼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未来的融资命脉:当财务造假指控被证实时,蔚来数百亿的融资将可能化为乌有,并可能影响与现有资金合作的稳定性。而对于蔚来来说,新能源淘汰赛已经进入生死存亡的下半场,依然没能打破“靠融资生存”的恶性循环。今年3月,维能以每股29.46港元的价格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5亿港元;仅仅半年后,它就在9月份增发了1.8亿股,融资10亿美元。从数据来看,蔚来今年融资额超过100亿元。展望未来,2023年,蔚来获得了政府基金Cyvn Holdings的多项战略投资。g 阿布扎比:7月,Cyvn Holdings对蔚来汽车进行了7.385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并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关联公司购买了该公司的几类普通股,总代价为3.5亿美元; 12月,蔚来获得该机构22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同年,蔚来还发行了价值10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时间分别为2029年和2030年。对于蔚来来说,融资不再只是阶段性的需求,而更像是嵌入商业模式的“例行动作”。回顾蔚来的发展轨迹,这家车企融资的节奏几乎没有停止过。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有新的融资动态,每年都会不断出现新的战略故事来吸引市场的关注。从最初的“储能第一股”市场开放,到后来推动技术对外输出e世界中,在平行多品牌战略布局中,蔚来始终凭借其未来蓝图吸引资本支持。但事情的另一面是,频繁依赖资金失血的模式也一次次消耗公司现有的财务储备,使得实际经营压力与资金预期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尤为关键的是,蔚来虽然持续高频率融资,但扭亏为盈的目标尚未实现。输血难、造血难的现状悄无声息,改变了资本市场的态度。最直观的描述就是市值的变化:蔚来市值一度攀升至4000亿元以上的高位,但现在正在回落至1000亿元以上。资本市场以往对未来故事的热情正在慢慢被一种对未来故事的热情所取代。对利润前景拭目以待。不过,蔚来现在在融资路上确实是势不可挡。当融资被切断时,就会发生一系列致命的连锁反应:下游供应商收紧账款,下游买家采购信心动摇,股价进一步下跌,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第四季度盈利?尽管融资屡屡困难,蔚来手头现金依然所剩无几。今年上半年,除现金流外,经营现金流、融资现金流均为负值。其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09.26亿元。缺口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拉大,融资现金流净流出9.18亿元。同时,蔚来的现金储备为277亿元,略高于一年净亏损。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1亿元,较193.29亿元减少63.2%年初的时候,这笔钱只够支付三个月的运营费用。此外,应付账款及应付费用较年初增长1.64%至349.5亿元。在业界缩短账期的呼声下,账面可用资金不足100亿显然难以偿还这些债务。李斌曾多次公开承认自己“经营压力很大”。 22025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120.3亿元,同比增长15.87%,毛利率下降至9.1%。同期,理想的毛利率为20.3%,小鹏的为16.5%。 ▲ 蔚来持续亏损。中国商人的照片。成立11年后,蔚来的造血能力仍达不到预期。从交付来看,蔚来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车辆11.42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6%; L90、新ES8等主力车型虽然订单激增,但也受到“高成本”的定价策略支撑,意味着车型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对于蔚来来说,更困难的事情还在未来,因为有效的定价策略似乎逐渐失效。今年上半年,蔚来自行车均价从去年同期的27.3万元下降至22.4万元,相应的自行车毛利润也从3.3万元下降至2.3万元,降幅高达30%。这意味着即使降价,也很难像过去一样利用市场。李斌该如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呢?年初,蔚来汽车立下军令状,“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在9月2日的二季报电话会议上,李碧n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为了兑现这一承诺,李斌还给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三个品牌合计月销量5万辆,毛利率16%至17%,销售及管理费用控制在销售额的10%,研发费用控制在20亿元至25亿元。这一切都不容易,距离第四季度结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海通国际分析师直言“贫穷还是贫穷”。他认为,蔚来汽车要想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毛利率必须超过17%,月交付规模超过7万辆。虽然可以依靠通用零部件和自研率的大幅提升,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但目前的能见度却很低。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能像蔚来那样经常融资的车企并不多。只要资本市场的信任和用户的信任还在,李斌可以带领公司走得更远。但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在经历了财务纠纷、市值缩水和盈利目标沉重压力之后,李斌和蔚来还能有多少关键信任?